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合法性初探/林岳澄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0:07:40  浏览:855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合法性初探

林岳澄


内容提要:手机短信息是新世纪一项新兴的电信业务,为我们的通信交流带来极大的实惠与方便,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同样存在不完善的一面,商业短信息广告的泛滥将可能损害手机用户的权利,本文将试从手机短信息的特点入手,对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的合法性进行一番粗浅的探讨,并对其救济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短信息、商业广告、广告媒介、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一、引言
在被称为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交流已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信息交流的渴求比以往的任何的一个年代都要来得迫切。于是,无线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手机,这一无线通信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日渐“平民化”,随时随地,沟通无限,不再是梦。近几年来,手机中因实用而备受推崇的功能是短信息功能。短信息,据电信部门权威的解释是这样的:短信息是指手机点对点收、发中英文短消息或在手机上输入规定代码点播股票、航班、天气、新闻等信息。手机短信息成为新世纪最“时尚”的电信增值业务。它为手机族开启了全新的传讯界面,比之中文传呼机,它可以跳过话务员这个合法的“第三者”,实现两个用户之间最直接的信息交流。而每发一条消息0.1元的收费,也远远低于使用手机直接通话。这种个性化服务很受一些时尚人群和商界人士的欢迎。然而,时尚也便意味着年轻,一个新生事物总还是会有它不够完善的地方,在其风采尽显之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显露:色情段子、商业广告、垃圾信息等充斥着用户的手机,令人不胜其烦,正常的安宁生活受到干扰。而在这当中,犹以商业广告的危害最为突出,因为,一方面,作为广告的发送方——商家,相对于手机用户而言,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手机用户不足以与之抗衡,只能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短信息的发送者,商家也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高科技辅助设备(如掌上电脑)的支持下,能够批量地、大范围地发送短信息商业广告。虽然,有学者指出,商家采用手机短信息的方式发送广告,其效果并不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广告方式会被自然淘汰,不足以造成危害;同时,就目前而言,采用手机短信息打广告的商家并不很多,问题并不很严重。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手机短信息打广告这一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尚未经过市场的充分检验,便贸然下结论,似乎欠妥。Forrester Research BV调研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手机商业短信息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该广告的平均反馈率为11%,比条幅式在线广告的反馈率高出很多。可见,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还是有其存在市场的。况且其危害已初见端倪,不难想象,若有大量的商家采用该形式打广告,那么用户的手机每天都要响或振动个不停,个人的生活安宁必然受到打扰。因此,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对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的合法性进行法律上的探讨,及早作好应对的措施,将其纳入法律的规制之中,在避免其造成更大的危害的同时确保该新兴的广告形式得以合法发展。
二、手机短信息的特点
商业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或者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广告。[1]显然,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是以手机短信息为广告媒介的商业广告。那么,何谓广告媒介?广告媒介是指传播广告信息的中介物或手段。传统的广告媒介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路牌、橱窗、印刷品、霓虹灯等。[2]相比较于传统的广告媒介,手机短信息具有自己的特点:
1、短信息内容的不可区分性。
传统的广告媒介是面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并不包含私人间的信息交流,而手机不仅仅是一个广告媒介,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通讯工具,在交流的信息中包含了大量的私人间的通信信息,这是手机短信息与传统广告媒介的根本区别。正是因为手机兼有通讯工具和广告媒介的双重角色,在短信息发到手机之前,我们不可能对接收到的信息到底是广告还是私人通信信息提前作出区分,从而预先作出处理。
2、短信息接受方式的无奈性。
短信息中私人通信信息和商业广告相混杂,均是以短信息的形式出现,这决定了手机用户选择了短信息服务,就必然选择了同时接受短信息商业广告,要么,只能选择关闭短信息功能。因此,其接受方式具有无奈性,用户只能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
3、短信息接收的提示性。每当用户的手机接收到短信息时,都会以某种形式(铃声或振动)加以提示,此时,用户的正常安宁生活就会受到干扰,只不过在一般正常情况下,用户由于没有所接收到过量的短信息,加上所收短信息多为私人通信内容,并没有察觉这是一种干扰,这其实也是信息交流的需要,不会构成法律上的侵权。
可见,由于短信息存在内容上的不可区分性,接受方式的无奈性以及接收时的提示性,手机用户在使用了短信息功能之后,商业短信息广告便可未经用户同意,趁虚而入,而这大量的私人通信以外的信息,必然会对某些用户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困扰。
三、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的法律分析
通过手机发送商业短信息广告,如果针对单独的商家而言,很难认定是一种侵权行为。因为单个的商业短信息广告在客观上给用户所带来的干扰一般并不足以构成法律上的侵权。但在特殊情况下,若单独一个商家往同一个手机用户发送大量的商业短信息广告,以致用户的生活安宁受到极大干扰,那当然可以认定其侵权,这是一般的侵权行为,不过,这种情形出现的几率不大。我们主要把考察对象放在到往同一个手机上发送商业短信息广告的所有商家,当其短信息的数量足以构成法律上规定的对个人生活安宁的侵害时,便构成了侵权,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并且危害严重,下文也仅就该情形加以讨论。该侵权行为的侵权客体应当是一般人格权。所谓一般人格权是指关于人之存在价值及尊严之权利,其标的包括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自由、姓名、贞操、肖像、隐私等全部人格利益。[3]由于商业短信息广告对个人的生活安宁造成了侵害,而生活安宁权尚未被认为作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只能作为一般人格利益的内容。侵权行为的形态应属于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指数人行为事先无共同的意思联络,而致同一受害人共同损害。[4]其特点是:第一、各行为人无意思联络,即个行为人事先不具有统一的致他人损害的共同故意;第二、各行为人的行为偶然结合并造成对受害人的同意损害;第三、由于各行为人之间无共同过错,因此不能使行为人共同负连带责任,而只能是让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在商家通过手机发送商业短信息广告之时,他们并没有预见到同一个手机用户会收到那么多来自不同商家的商业短信息广告,以致造成损害。所以,对于受害人,他们是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人,不存在共同的故意或过失。
侵权的认定标准。到底构成法律上规定的侵害生活安宁权这一一般人格权的信息量应当达到何种程度,笔者认为这很难在法律上有一个明确的规定,造成侵权的因素应包括商业短信息广告发送的时间、在单位时间内收到商业短信息广告的次数以及受害人所处的具体环境等,应给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根据侵权的具体情况,按社会普通人的一般认识能力作为主观的认定标准,对以上造成侵权的各因素加以考虑,最终作出判断。
归责原则。在通过手机发送商业短信息广告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中,作为单个的商家在主观上也是不存在过失的,因而不能通过过错责任原则加以归责,只能采用公平原则,即在当事人双方在对造成的损害均无过错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5]一般情况下,公平原则只适用于侵犯财产权的案件,因为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主要在于制裁不法行为人,并抚慰受害人的精神痛苦,适宜采用惩罚过错的过错责任。同时,由于精神损害本身具有难于确定的特点,这就需要根据过错程度来确定加害人的责任,而不宜适用弹性较大的公平责任。[6]在通过手机发送商业短信息广告的侵权行为中,责任承担的基本方式是精神损害赔偿,那么,为何采用公平原则加以归责?在该侵权行为中,由于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存在过错,因此难以通过过错原则归责。同时,由于侵权结果只是每个加害人个人独立行为所引起的后果的机械相加所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各自所发信息量占信息总量的比例是可以加以量化的,因此在公平的基础上按该比例进行责任的分配,应当是较为合理的。
四、救济措施
关于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侵权的救济,我国目前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关于制止垃圾电子邮件的新规则中,对发送商业性手机短信息也作了规定。新规则要求发送商业性手机短信息的用户须在短信息的标题中加上“广告”字样。这就是说,如果企业要发送未经用户许可的手机短信息,必须在标题中明示广告,从而使消费者一目了然。如果企业违反规定,政府部门可命令其停业或给予其他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将课以罚金或给予刑事拘役。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规定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手机商业短信息侵权行为。在短信息的标题上加上“广告”字样,只是在短信息传到用户的手机之后,用户能够区别于私人通信信息,但由于短信息的提示性的特点,用户依然受到的干扰。
下面,笔者将就手机商业短信息侵权的救济,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事前救济方式。一般来说,在目前使用的主流手机中,均有信息台的功能,通过此项功能,手机用户可从当地无线服务供应商处接受各种栏目的信息(例如交通状况、新闻等)。该功能提供了将商业短信息广告和私人通信信息加以事前区分的可能。因此,事前救济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设定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即手机须具备有信息台功能或相类似功能的技术支持,并且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开启或关闭该功能,对不同类型的手机短信息(私人信息、商业广告、新闻等)的提示方式(铃声、振动或不提示)加以选择。条件之二是必须由法律对发广告的商家和无线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商家若采用手机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广告,必须与无线服务供应商达成协议,再由服务供应商根据用户是否在手机信息台中对该服务进行选择而加以发送。通过该救济方式,将对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是否接收的选择权交给了手机用户,一方面避免了手机短信息广告侵权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又使这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得以继续保留和发展,使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得到更多的资讯。
事后救济,即司法救济途径,这是对手机商业短信息侵权的最终结的救济手段。对于那些绕过无线服务供应商直接将手机商业短信息发送给用户的商家,手机用户的权利若因此受损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该行为加以认定,判定商家侵权,从而使用户受损的权利得到救济。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于手机入网的规定极不规范,用户无须通过登记,通常是花几十元便可随便买到手机SIM卡,从而入网,因此,一旦发生侵权,很难追究到真正的侵权行为人。所以,关于手机的入网的规定,还有赖于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这样,才有可能构成一个对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侵权的完整的法律救济体系。

注:
[1]李昌麒 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463页
[2]李昌麒 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462页
[3]梁慧星 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第127页
[4]王利明 扬立新 著《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 第199页 但笔者认为将该侵权形态命名为“无意思联络的多人侵权”似乎更为妥当,数人的范围过于狭窄,多人的范围较广,可更恰当地描述侵权主体的数目
[5]王利明 扬立新 著《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 第43页
[6]王利明 扬立新 著《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 第46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的通知

信政〔2008〕56号


各县、区政府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盘活闲置土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经市政府研究,制定《信阳市闲置土地管理规定》并予以印发,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信阳市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第一条 为依法处置闲置土地,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国土资源部《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闲置土?地确认及处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发展和改革、财政、建设及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县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闲置土地处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闲置土地:

(一)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建设用地批准书未规定动工开发日期,自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生效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布之日起满1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

(二)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约定或建设用地批准书约定分期开发建设的,按批准的分期开发范围核定出闲置土地面积。

第三条 对闲置土地的处理:

(一)以划拨方式或使用集体土地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1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的,应当恢复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按照闲置土地所在县(市、区)耕地征收(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倍计收闲置费;连续满2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二)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满1年未动工建设的,工业用地,每年按土地出让金总价款的15%计征土地闲置费;经营性用地和其他用地,每年按土地出让金总价款的20%计征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建设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同时撤销《建设用地批准书》,终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注销土地登记。  

(三)土地闲置费自市、县国土部门认定为土地闲置之日起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由市、县国土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土地使用者无力开发建设,且主动向市、县人民政府要求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与其签订收回《闲置土地处置协议》,并按规定给予补偿后,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四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下发《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业务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

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下发《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业务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
建设银行



现将《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业务管理办法》、《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业务会计核算手续》、《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及经销商汽车销售结算网络协议书》印发给你行,凡经总行同意开展此项业务的各行(名单附后)要认真遵照执行,并尽快
转知所属。希望各行加强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我行整体网络优势,形成各行联手操作的运营机制,本着安全、高效原则,保证一汽集团公司汽车销售款及时回款。同时各行要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金融工具,丰富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

附件一:同意开办汽车销售结算网络业务代理商及开户行名单

---------------------------------
|序号|分 行| 代理商名称 | 开户建行 |
|--|---|---------------|--------|
| | | 合 计 | |
|--|---|---------------|--------|
| 1|北 京|一汽北京汽车有限公司 |长安支行 |
|--|---|---------------|--------|
| 2|北 京|北京市汽车经销公司 |海淀支行 |
|--|---|---------------|--------|
| 3|北 京|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一厂 |东四支行 |
|--|---|---------------|--------|
| 4|大 连|大连一汽汽车销售中心 |开发区建行营业部|
|--|---|---------------|--------|
| 5|长 春|一汽集团吉林省联合销售公司 |人民广场支行 |
|--|---|---------------|--------|
| 6|长 春|中国燕兴(深圳)长春公司 |一汽支行 |
|--|---|---------------|--------|
| 7|黑龙江|一汽黑龙江联合公司 |省建行营业部 |
|--|---|---------------|--------|
| 8|哈尔滨|哈尔滨一汽森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香房支行 |
|--|---|---------------|--------|
| 9|江 苏|一汽无锡联合公司 |无锡分行营业部 |
|--|---|---------------|--------|
|10|南 京|江苏南京汽车联合公司 |南京市分行 |
---------------------------------

续表
---------------------------------
|序号|分 行| 代理商名称 | 开户建行 |
|--|---|---------------|--------|
|11|苏 州|吴江一汽轿车专营有限公司 |吴江市建行 |
|--|---|---------------|--------|
|12|福 建|一汽福建联合公司 |省行直属支行 |
|--|---|---------------|--------|
|13|河 南|一汽许昌汽车有限公司 |市建行文峰办 |
|--|---|---------------|--------|
|14|河 南|一汽开封经销公司 |市建行营业部 |
|--|---|---------------|--------|
|15|湖 北|襄樊一汽机电有限公司 |襄樊樊城支行 |
|--|---|---------------|--------|
|16|武 汉|一汽湖北联合公司 |十里铺办事处 |
|--|---|---------------|--------|
|17|广 东|广东物资集团汽车贸易公司 |省建行营业部 |
|--|---|---------------|--------|
|18|广 东|珠海珠光汽车工业发展公司 |珠海南屏办事处 |
|--|---|---------------|--------|
|19|广 州|一汽广州经济贸易公司 |黄石办事处 |
|--|---|---------------|--------|
|20|成 都|四川一汽联合贸易公司 |第三支行 |
|--|---|---------------|--------|
|21|成 都|中储成曙光汽车贸易公司 |营业部 |
|--|---|---------------|--------|
|22|宁 夏|宁夏一汽销售有限公司 |开发区办 |
|--|---|---------------|--------|
|23|上 海|上海一汽联营公司 |建行卢湾支行长办|
|--|---|---------------|--------|
|24|深 圳|深圳市汽车贸易公司 |田背支行 |
|--|---|---------------|--------|
|25|深 圳|中汽工业深圳销售公司 |田背支行 |
---------------------------------

附件二: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大行业,大企业”的经营战略,发挥建设银行整体优势,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据《贷款通则》、《支付结算办法》和建设银行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签订的银企合作协议的有关规定,利用建设银行清算系统,协助一汽集团公司建立汽车销售结算网络,
以保证一汽的销售结算资金规范、快速的运转,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总行信贷管理部为销售结算网络的协调部门,负责处理网络内的重大事项,审定有关政策、规定等。
中国建设银行长春市分行为网络主办行,负责了解、掌握网络内的汽车销售结算情况,联系、协调与一汽集团公司的销售结算业务的有关事宜,向各网络成员行提供有关一汽集团公司、一汽大众公司情况的信息咨询等。
一汽专业支行为网络承办行,负责具体管理汽车销售结算专户及各网络成员的汽车销售往来款项结算及对帐。
一汽产品指定经销商所在地建设银行为业务协办行,负责经办对一汽经销商的帐务结算、资金清算等。
第三条 一汽集团公司负责参与制定网络的重大政策、规定,并推荐经销商为网络成员。
第四条 取得网络成员资格的经销商(以下简称经销商)利用建设银行的清算系统划转货款,在其支付一汽产品货款发生资金不足时可优先取得当地建设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或建设银行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
经销商申请使用建设银行贷款应执行《中国建设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办法(试行)》或《中国建设银行商业汇票承兑与贴现业务内部管理规程(暂行)》的规定。
第五条 建设银行的贷款(或开具的承兑汇票)只能专项用于支付购买一汽集团公司(或一汽大众公司)产品货款,不得挪作他用,同时经销商销售一汽产品的货款只能在货款行办理结算,作为归还贷款本息的资金来源。
第六条 各网络协办行均应采取电汇结算方式结算汽车销售款。
第七条 各协办行应于结算当日,通过建设银行资金清算系统将汽车销售结算资金汇入承办行。
第八条 业务承办行为一汽集团公司开立“一汽销售结算网络收入专户”,核算各网络协办行汇入的汽车销售结算款;各网络协办行为一汽产品经销商开立“一汽销售结算网络专户”,核算各一汽经销商的汽车销售结算款项。
第九条 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业务会计核算按《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支付核算手续》办理。
第十条 本办法由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三: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会计核算手续
根据《支付结算办法》、《支付结算会计核算手续》及《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定本核算手续。
一、会计核算基本规定
1.本核算手续仅适用于办理中国一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销售结算网络业务。
2.中国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的收、付款人均为指定对象。收款人为一汽贸易总公司,付款人为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中国建设银行长春市分行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专业支行(以下简称一汽专业支行)为承办行,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所在地的建设银行开户行为协办行。
3.承办行在办理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销售结算网络款项划缴时,通过清算系统按“加急”类业务办理。
4.中国建设银行长春市分行与一汽集团公司共同签署“中国一汽销售结算网络业务联系书”(以下简称联系书)(格式见附式一),协办行收到“联系书”,由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按《银行帐户管理办法》的要求提供开户后,方可为“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开网络专户”。
5.一汽销售结算网络结算款项的内容:第一部分为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的建行信贷资金贷款;第二部分为经销商自有资金。上述款项必须在建行系统内循环。
二、帐户设立
1.协办行在“其他资金存款”科目下为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开立“一汽销售结算网络专户”核算建行支持的贷款及其经销商自有资金和车款收入。存入时记贷方,向一汽贸易总公司支付汽车款时记借方。该帐户存入的款项不能挪为他用,只能专项支付购买一汽贸易总公司汽车款。
2.承办行在“其他资金存款”科目下为一汽贸易总公司开立“一汽销售结算业务收入专户”,用于核算各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从在协办行开立的“一汽销售结算网络专户”支付购买汽车款项。收到款项时记贷方,办理转帐付款时记借方。
3.协办行会计部门开立“一汽销售结算网络收入专户”。
要填写“联系书”回执(见附式二)送信贷部门,信贷部门登记后传真给一汽贸易总公司及建行长春分行一汽专业支行。
三、汽车销售结算网络会计处理手续
(一)协办行处理手续
1.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采用“电汇”结算方式向一汽贸易总公司支付款项。
2.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按规定提交“电汇”凭证,再在摘要栏注明支付汽车款字样,会计部门审核无误后凭以记帐,并根据“一汽销售结算网络专户”余额和本次支付金额,编制《帐户报告表》(见附件三)一式三份,经复核无误后,加盖会计业务专用章送信贷部门。信贷部门审核
无误后,加盖有关印章,将一份《帐户报告表》送会计部门,一份送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进行对帐,一份留存。同时根据留存的《帐户报告表》登记“辅助登记簿”,详细登记日期及金额。
会计部门根据审核无误后的“电汇”凭证,由会计主管人员签字,依据“资金清算业务会计核算手续”按“加急”类业务办理,逐笔填制“委托电子汇划款项划收款清单”及“电子清算划收款专用凭证”,“帐户报告表”做“电汇”借方凭证附件,贷方凭证随“委托电子汇划款项划收
款清单”送清算中心(组)。汇划信息录入:收款人名称是一汽贸易总公司,收款人的帐号088261,收款人开户行建行一汽专业支行,款项用途栏注明“一汽销售结算网络收入款”。
会计分录:
借:其他资金存款——一汽销售结算网络专户
贷:清算资金往来——××资金清算往来户
第一联“电汇”凭证加盖转讫章后交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
清算中心(组)接到会计部门送来的贷方凭证及“委托电子汇划款项收款清单”,按“加急”业务逐笔方式办理信息发送。
(二)承办行的处理手续
清算中心(组)收到电子汇划信息后,及时打印“电子汇划收款补充报单”送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收到后,及时核对有关要素,无误后办理入帐手续。
会计分录:
借:清算资金往来——往来户
贷:其他资金存款——“一汽销售结算网络收入专户”
会计部门办完帐务手续后,将一联“电子汇划收款补充报单”加盖转讫章后送信贷部门,信贷部门据此复印一份登记辅助登记簿,并将“电子汇划收款补充报单”原件送一汽贸易总公司。
信贷部门应分别对各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建立登记簿,以便与一汽对帐。
四、帐目核对
承办行、协办行的“一汽销售结算网络专户”、“一汽销售结算网络汇缴收入专户”的帐务核对工作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定期进行核对,年终办理对帐签证。
一汽产品特约经销商支付购买汽车款项的核对由协办行信贷部门按月填制帐户核对通知书(见附式三)传真给一汽贸易总公司及承办行,承办行信贷部门核对无误后,在“核对情况说明”栏注明“核对无误”传真给承办行,如有误,应及时电话联系,更改后,再传真给协办行。
五、本会计核算手续由总行财会部负责解释
附式略。

附件四: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及经销商汽车销售结算网络协议书
为了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加快流通,加大建行结算业务,保证企业及时回款,实现银行(甲方)、企业(乙方)、经销商(丙方)三方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业务管理办法》和互利互惠的原则,经三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签约各方的权利
(一)甲方的权利。甲方为一汽产品指定代理商所在地的承办行。
1.甲方有权定期审查丙方的资信情况。
2.甲方有权根据丙方资信情况决定其能否加入汽车销售结算网络。
3.甲方有权要求丙方定期提供其财务报表以及经营情况。
4.甲方有随时检查丙方财务以及财产情况的权力。
5.丙方未按要求使用贷款,以及销售乙方货款收入不存入在甲方开立的帐户,甲方有权加收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情节特别严重或逾期不改正的,甲方有权提前收回丙方贷款,终止尚未使用的贷款。
6.甲方有权要求丙方在建行开立基本存款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并使丙方销售款通过甲方结算。
7.对没有按规定使用贷款或未及时归还贷款的丙方,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停止对丙方供货。
(二)乙方的权利
1.乙方有权推荐丙方加入汽车销售结算网络。
2.乙方有权根据丙方的表现,有建议取消其网络成员的资格。
(三)丙方的权利
1.丙方取得的甲方贷款,有权得到乙方一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
2.丙方有权要求乙方按《以车抵债办法》规定办理抵债业务。
3.丙方有权优先取得乙方产品。
4.丙方有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取得甲方信贷支持,享受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同档次利率。
二、签约各方的义务
(一)甲方的义务
1.甲方对丙方购买乙方产品自有资金不足部分,在符合贷款条件情况下,予以贷款或开具承兑汇票。
2.甲方应监督丙方将其销售结算款划转给乙方所在地建行。
(二)乙方的义务
1.乙方应优先供应丙方产品。
2.乙方应及时向甲方通报丙方经营情况。
3.乙方应及时协助甲方清理回收贷款,在丙方销售不畅,不能及时归还甲方贷款时,乙方应按原定销售价格回收处理丙方库存商品车。货款直接汇划给甲方,抵减丙方欠甲方的贷款。
4.对于丙方获取的甲方贷款,乙方应承担丙方一个百分点的贷款利息。
(三)丙方的义务
1.丙方应在甲方开立基本存款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
2.丙方销售乙方货款必须存入在甲方开立的存款帐户。
3.丙方应定期向甲方提供财务报表以及生产经营情况。
4.丙方应接受甲方检查和监督。
三、网络内贷款操作和会计核算按《中国建设银行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业务管理办法》和《中国建设银行协助中国一汽集团公司销售结算网络会计核算手续》执行。
四、违约条款
协议三方任何一方违约,给其他两方造成损失的,其他两方或一方有权在甲方所在地法院起诉违约方。
五、本协议未尽事宜经三方协商解决。
六、如三方在执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或矛盾,按《经济合同法》和《贷款通则》有关条款处理。
七、本协议正本叁份、副本若干份,自三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中国建设银行 行
乙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汽贸易总公司)
丙方:(代理商名称)
年 月 日



1997年11月26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